找到相关内容266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八关斋戒

    宫禁职称,梵语般吒阿毗昙,意为阉人,共有五种:1、生黄门,2、形残黄门,3、妒黄门,4、变黄门,5、半月黄门)受八关斋戒也能获得戒体之故。  2 戒相简述   前五条戒,可参照前文,唯邪淫戒改为淫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3841170.html
  • 佛教哲学与世界伦理构想

      不偷盗。对他人的财物,即使是一草一木,寸纸尺线,未得到物主的允许,绝不能擅自使用。  不邪淫。禁止在家的佛教信徒(居士)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至于出家僧人则持不淫戒,彻底的禁淫,违反者,永被逐出佛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0741869.html
  • 陇上高僧——本玄法师生平及往生见闻

    ”并随机开示:“啥都是空的,抓紧念佛。”“修行人一定要重视楞严咒,要持楞严咒。”“念佛人能不能成就,能不能往生,戒律很重要。我一生童子身修行,淫戒不敢大意。”并对普堂居士等人说:“我临终如果是吉祥卧就...

    马高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0142466.html
  • 佛教学院般若之门佛教礼仪

    偷盗,不淫泆,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鬘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是:不非时食。  八关斋戒的前面五支,实际上就是‘五戒’,只是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改为不淫戒。因为受持八关斋戒时,不但禁止...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0844275.html
  • 《梵网经》简介

    2)盗戒,(3)淫戒,(4)妄语戒,(5)酤酒戒,(6)说四众过戒,(7)自赞毁他戒,(8)悭惜财法戒,(9)嗔不受悔戒,(10)毁谤三宝戒。四十八轻戒依经文逐段结释,分为五聚。(中略)本经的传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847188.html
  • 佛教里的“居士”是什么意思

    Samane or sammir 或于阗语的 Ssamana 而来。  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鬘等戒、离歌舞等戒、离金宝物戒、离非...

    希热多吉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4055799.html
  • 在家五戒含义

    罪过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淫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淫戒,因此,淫戒也又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④、不妄语:  不讲骗话。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语。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1、所向是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2256001.html
  • 谈佛教公众形象的思想内涵

    具有的改造、约束和完善的本质力量,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如淫戒、杀戒、盗戒、妄语戒,是佛家四条根本大戒,以后制订的一切戒律,都是由此发展而来的,如果违反了这些戒律,就会被逐出佛门。汉传...

    荆三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3456808.html
  • 佛教现代化改革计划

    家人的最基本戒律,如果连“不持银钱戒”都不持,那何论具足比丘?  为什么“不持银钱戒”这么重要?因为这正是出家与在家的两大最根本区别之一。另一个根本区别是“不淫戒”。并且这两个有关联。记得宣化上人有...观察人专门负责观察行者的持戒状况,以帮助其尽可能的守好戒律;又如,在最难持好的不淫戒方面,我们可提供严格限制异性乃至限制异性图像声音文字接近的修行环境;还可提供24小时红外视频监视服务,以帮助戒断手淫。...

    李庆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5757028.html
  • 戒律之精神与目标

    佛教戒律的根本精神归结到“七佛通偈”是确当的。事实上,在佛陀制第一条淫戒之前,已转法轮(传道)十二年;在此期间,就是以此通偈及“护口意清净,身行亦清净。净此三行迹,修行仙人道”等偈,以作摄众的规范而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4559811.html